窜8颁狈顿罢17-12不锈钢通过添加钛元素显着提升抗晶间腐蚀能力,在化工、海洋工程等领域表现,尤其适合焊接后无法固溶处理的场景。
Z8CNDT17-12 不锈钢是一种含钛的奥氏体不锈钢,对应法国 NF 标准,其性能与 316Ti(AISI 316Ti、UNS S31635)类似,主要通过添加钛元素提高抗晶间腐蚀能力。以下是详细介绍:
化学成分(典型值)
元素
含量范围(%)
碳(C) ≤0.08
硅(Si) ≤1.00
锰(Mn) ≤2.00
磷(P) ≤0.045
硫(S) ≤0.030
铬(Cr) 16.00-18.00
镍(Ni) 10.50-13.00
钼(Mo) 2.00-3.00
钛(Ti) ≥5×C%(通常 0.30-0.70)
物理性能
密度:7.93 g/cm?
熔点:1375-1450℃
导热系数:16.3 W/(m?K)(20℃时)
线膨胀系数:16.0×10??/℃(20-100℃)
电阻率:0.75 μΩ·m
磁性:无磁性(奥氏体组织)
力学性能(固溶处理状态)
性能指标 数值
屈服强度(σ?.?) ≥205 MPa
抗拉强度(σ_b) ≥515 MPa
断后伸长率(δ) ≥40%
断面收缩率(ψ) ≥60%
硬度(HB) ≤217
材料特性
优异的耐蚀性
铬、镍、钼的组合使其在有机酸、盐溶液、海水等介质中耐蚀性优于 304 不锈钢,尤其耐氯离子腐蚀能力更强。
钛元素(Ti)通过固定碳(形成 TiC),避免晶界处碳化铬析出,有效防止晶间腐蚀(如焊接后仍保持耐蚀性)。
良好的加工性与焊接性
奥氏体组织使其具有良好的冷加工塑性,可通过冲压、弯曲等工艺成型;焊接时推荐使用含钛或铌的焊材(如 ER316LTi)。
高温性能稳定
在 400-800℃范围内仍能保持力学性能,可用于耐温部件(如换热器、管道)。
应用领域
化工与石化行业:制造反应釜、管道、阀门(抵抗酸、碱及氯化物腐蚀)。
食品与制药设备:因耐蚀性和卫生性,用于储罐、搅拌器、管道系统。
海水及海洋工程:海水换热器、船舶配件(抵抗氯离子腐蚀)。
焊接构件:需长期接触腐蚀性介质的焊接结构(如化工容器、压力容器)。
与其他牌号的对比
vs 316L:316L 含碳量更低(≤0.03%),抗晶间腐蚀能力强,但未添加钛;Z8CNDT17-12(316Ti)通过钛稳定化处理,在高温下抗晶间腐蚀更优,适合焊接后无法进行固溶处理的场景。
vs 316:316 不含钛,焊接后易因碳化铬析出导致晶间腐蚀,而 Z8CNDT17-12 通过钛元素解决这一问题。
注意事项
热处理:固溶处理(1020-1100℃淬火)以获得均匀奥氏体组织,提升耐蚀性。
表面处理:酸洗或钝化处理可去除氧化皮,增强表面耐蚀性。